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农业文化遗产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也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会的召开可以凝聚更多共识,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播和传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繁荣。
响应倡议,为全球农遗作出“大贡献”。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中国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遗产的挖掘认定、系统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到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从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到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可见,中国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优等生”,推动农遗保护“上台阶”,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
保护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本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从浙江诸暨把小香榧做成大产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托起村民“稳稳的幸福”,再到湖州桑基鱼塘延长生态产业链,开辟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多地以绿色发展眼光,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富民增收。“加码”保护利用,擦亮“金字招牌”,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引擎”,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交流互鉴,为保护利用唱响“共同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召开,为各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交流互鉴提供平台。为此,一方面,要讲好中国农遗故事,传播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展示中国农遗保护成就。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功能价值,推动互助合作,提升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和水平。推动交流互鉴,用好合作“金钥匙”,唱响保护利用“共同曲”,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携手构建世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的美好未来。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让我们借大会东风,携手合作,汇聚合力,做活保护利用“大文章”,让农业文化遗产在“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中继往开来,焕发蓬勃生机,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