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宏法在线官方网站!
玉湖村:从“有女不嫁”到“打卡必到”,缘何?
时间:2023-09-16 09:33:37   来源:土地与农业   浏览量:

 曾经的玉湖村,看山愁、看水愁,吃粮靠返销、花钱靠借贷、生产靠救济。

  如今的玉湖村,家家淌水,户户有花,石板铺就的村路上游客熙攘,传统村落掩映其中,成了打卡必到的和美乡村。

  玉湖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处于玉龙雪山南麓,被誉为“玉龙山下第一村”,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传统建筑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富集,拥有悠久的茶马古道历史。

  过去,由于土地贫瘠、可耕作面积有限、种植业发展困难、农业发展水平低等原因,村民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当地人都说“有女不嫁玉湖村”。

  近年来,在沪滇两地党委政府通力协助下,玉湖村按照“沪滇协作四步走”的路线,深耕“农旅融合”,探索实践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昨天中午,见到李大姐的时候,她正忙活着在家门口摆摊儿,招揽游客。玉米粑粑、山核桃、花茶……摊上摆的都是村里常见的农作物。“玉米粑粑,5块钱一个,买个尝尝吧!”一口咬下去,甜甜糯糯的味道。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子,嫁人也嫁在这个村里。”在李大姐的印象里,以前的玉湖村没什么挣钱的门路。“现在村里发展好了,游客多了,民宿也多了,我平时就在民宿打工,一个月有两三千块钱工资,还可以休息4天,休息的时间,就在家门口摆摆摊,多少挣点儿钱。”

  李大姐家里养了七八头牛,跟几家邻居一起合伙轮流到山上放牛,轮不到自家的时候,李大姐的丈夫就到村里的马场或者县城打工。用李大姐的话说,现在挣钱的门路可多了。

  李大姐口中的马场,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气。

  2021年,沪滇资金投入650万元,在玉湖村村口向南两公里处实施了白沙镇玉湖村文旅示范点——玉湖马场建设项目,高标准建设了900平方米的马场管理中心、4810平方米的生态马场养殖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马场配套设施。

  这一项目采用“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将固定资产以租赁的方式交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公司每年按照投入沪滇资金的5%支付给玉湖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带动了玉湖村170个村民就近就业,每人每月收入2500元-4000元不等,玉湖村民“干活不出村、挣钱不出门”的梦想变成现实。

  今年以来,来村里旅游的游客人数不断增长。且看一组数据:仅4月29日至8月31日的130天里,就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村庄区域内旅游综合收入达2880万元,其中玉湖文旅公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万元,村集体将由此获得近150万元的收益,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将达到2万元左右。

  在玉湖村,还有一个高颜值网红打卡地——丽江墅家·玉庐雪嵩院。

  这是玉龙雪山脚下的一处石头院落,走进院子,水汽氤氲,如梦似幻。与村落风情完美结合的石头墙、巧妙体现纳西民俗的鱼鳞窗格、潺潺不息的水流……高可仰望玉龙雪山,低可俯瞰丽江古城。“这里简直就是仙境!”游客忍不住啧啧惊叹。

  这是在沪滇协作大背景下,长期学习工作在上海同济大学的设计师聂剑平与玉湖村村民共同打造,“上海设计+纳西民俗”的民宿吸引了一批高端客户的青睐。

  在沪滇协作持续的基础上,2023年沪滇资金再次投入50万元,建设玉湖村主干道路两侧长750米、宽0.5米、高1.5米的原生态石墙,有效保护了农田、房屋和广场。一堵堵石墙蜿蜒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和村庄路旁,一股饱含自然风的浓浓乡情得到展现。

  “我们希望游客来到玉湖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玉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新华说。

 

0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宏法在线
京ICP备20220177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