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西法院“妇联”式“诉源治理”显成效
时间:2023-07-06 21:32:49 来源:政法前沿 浏览量:
近日,57岁郭大叔气冲冲地来到临西县法院,提交了一份离婚起诉状,要求与其59岁的老伴袁某离婚。临西法院将案件分流到该院“妇联执委工作室”,对此案展开调解工作,经过调解员耐心疏导沟通,双方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当事人撤诉,至此,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重新走上正常轨道,实现家庭和睦。这是临西县法院“妇联执委工作室”成功化解的第421件矛盾。
据悉,该院于2022年7月15日挂牌成立“妇联执委工作室”,是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一个缩影。该院在充分发挥法院在审判执行、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协调解决新途径,形成了“调解+心理疏导+审判+教育”“四位一体”多元解纷模式。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处矛盾421件,调解率68.6%,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一是改“对簿公堂”为“圆桌对话”。将“妇联执委工作室”纳入到诉源治理的体系中,有效实现矛盾化解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创新。调解室采用调解专用“圆桌”,改变诉辩对抗的审理模式,“三方”围坐一张圆桌上,当事人从“原告”“被告”,变为“妻子”“丈夫”、“儿女”“父母”共话家事。针对家事案例的特殊性,特聘家事调查员15名、特邀调解员10名、“临西帮帮团”家事互助成员7名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调解,组成温馨的特色调解团队,开展柔性化、亲友化调解,使矛盾化解在“家长里短”的诉说谈论中,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
二是引入心理咨询疏导,推进调解理念创新。积极引入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灵解语角”,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当事人焦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组织7名干警持“心理咨询师证”上岗,以“倾听-问导-共情-疏解”模式循循善诱,将“情理”与“法理”相融合,循序渐进地疏导劝说,力促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成功为236个家庭消除隐患,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三是坚持德法同施,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将“孝亲爱子”、“邻里互助”、“善良”、“谦和”等中华美德渗入于矛盾化解过程中,向当事人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同时,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机制建设,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12份,发布家庭教育令11份,保障家庭成员免受各种形式家庭暴力的侵害。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推动形成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关系。
四是积极开拓法律服务,增强妇女法治观念。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妇联执委和妇女团体的力量,在联动调解、联动培训、联动关爱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中主动作为,开展普法入校园活动27次,送法下乡活动35次,主动提供维权法律服务420人次,发放《民法典》《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依法发放司法救助金16余万元,帮助妇女儿童11人,有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临西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勇挑职责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汇聚协同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在深化诉源治理和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平安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