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自古水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因其历史悠久的珍珠养殖,孕育了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成功申请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该系统进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正在冲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纪念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传播“世界珍珠之源”,我们特别策划《德清有名珠》专栏,探究“德清珍珠系统”这颗闪亮“明珠”的历史考证。
神奇的瑰宝珍珠,自古以来就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它是皇室贵胄身份和地位尊贵的表征,是宗教中代表灵智、神秘和法力的象征物,也是天然的药用和保健珍品。现代的人们更是赋予了珍珠新的寓意,将其视为健康、纯洁、富有的代名词。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珍珠的国家,也是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有记载的中国人工育珠始于十一二世纪,而珍珠规模化生产则出现在十三四世纪。国外的珍珠培育比中国稍晚。17世纪中后期,林奈在中国附壳珍珠养殖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有柄珍珠,成为西方珍珠培育的先驱。18世纪,旅行者们陆续将中国附壳珍珠培育技术介绍到国外。19世纪,日本的御木本幸吉根据我国佛像珍珠育成原理,经过多年研究,首次培育出半圆附壳珍珠,后在见濑辰平和西川藤吉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培育出正圆游离珍珠,奠定了日本现代珍珠产业的基础。到了近代,由于战争等原因,我国珍珠养殖业开始没落。新中国成立后,在将中国传统珍珠养殖方法与日本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结合的基础上,经过熊大仁和沈志荣等国内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现代化的珍珠培育技术逐渐形成。
▲1994年《珍珠史话》记载了叶金扬培育附壳珍珠的方法和林奈的珍珠培育试验
北宋,开世界人工育珠之先河
关于珍珠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籍《尚书·禹贡》。其中,在淮海一篇中,就有“淮夷蠙珠暨鱼”的记载。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珍珠就成为贡品。人工育珠的记载则最早出现在十一二世纪。北宋时,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记载了珍珠养殖方法:“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这种利用假珠(珠核)进行育珠的方法开创了有史以来人工育珠的先河。但《文昌杂录》并没有交代珍珠养殖方法的来源及规模,因此无法判断出珍珠的形成是偶然为之,还是当时的人们已经了解了珍珠形成的原理。到了南宋,湖州就出现了附壳珍珠的常规化生产。今天被人所熟知的养殖方法产生于十三四世纪,他的发明人叫叶金扬,是当时的湖州府人士。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培育方法为:“将锡和其他金属的、木质的、骨质的浮雕放在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经2~3年的养殖,即成。”
▲刘廷献《广阳杂记》
后来,随着清朝的没落,中国的珍珠养殖业渐趋衰败。鸦片战争后,日本对中国的珍珠养殖进行严格控制,中国的珍珠养殖业一度没落,附壳珍珠的培育技术自此失传。
中国人工育珠走向世界
在欧洲,最早使用中国附壳珍珠培育方法成功培育出有柄珍珠的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56年,林奈利用与佛像珍珠养殖技术相似的原理(即让珠贝分泌珍珠质附着在人造核上),在贝壳的外侧穿洞,将附在金属棒一端的石灰球插入贝体内处,5年后收获了有柄珍珠。但这种培育方法与中国最早的人工育珠技术相比,晚了约700年。尽管林奈较早地培育出了有柄珍珠,但他的珍珠培育方法在很长时间内,并未为世人所知。1761年,林奈试图将养殖河蚌珍珠的发明卖与瑞典国王,然而却遭到拒绝,他的养殖珍珠方法,也未能广泛传播,而被长期埋没。直到1859年,林奈有柄珍珠培育的记录、报告和书信得以发表,世人才逐渐了解林奈对珍珠培育所做的贡献。
1772年,格瑞尔向皇家学会书面报告了自己了解到的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的养殖方法。格瑞尔在报告的开头提到:“中国的珍珠生产协会的人一直保守这个秘密,我从未见到有人将之发表。因此,很荣幸向皇家学会报告我在广东所了解到的珍珠生产情况”。由此可知,18世纪,关于中国人工育珠的方法,在当时还是秘密,没有资料可查,所以格瑞尔极有可能是第一个将中国人工育珠方法介绍到欧洲的。
除了格瑞尔外,19世纪的旅行者也相继将佛像珍珠及其养殖方法带到欧洲。当时的旅行者描述了他们在中国所见的珍珠生成方法,1853年美国的麦嘉湖博士在《中国的珍珠及珍珠制造》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钟管和十字港所见到的人工珍珠养殖情况,并对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养殖的方法及规模进行了初步探究。1867年,查尔斯·狄更斯在其创办的期刊《一年四季》中详细描述了中国附壳佛像珍珠形成的过程:把由青铜制成的中国小型佛像放入大型珍珠蚌体,蚌体分泌珍珠质层将佛像覆盖。这一描述说明,此时的欧洲人对于中国附壳珍珠的形成方法已经相当了解。
当佛像珍珠出现在欧洲市场时,极大地激起了欧洲人的好奇心,至今欧洲人仍认为带有佛像的珍珠是法力的代表,所以经常把它用在各种法器上,或者当做随身携带的护身符。由上可知,中国珍珠尤其是叶金扬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很早就传入了欧洲各国,且对于欧洲的珍珠及珍珠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中国的珍珠文化传入日本,受我国附壳佛像珍珠养殖方法的启发,日本开始了人工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1890年御木本幸吉在三重县神明浦开始珍珠养殖实验。经过三年时间成功获得5颗人工半圆形附壳珍珠,并于次年申请了半圆珍珠特许权,这标志着日本现代人工珍珠培育的开始。
在半圆附壳珍珠培育的基础上,为获得正圆游离珍珠,1902年见濑辰平首先开始在三重县的矢湾展开了研究工作,随后西川藤吉也于1905年在三崎和福良开始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实现正圆游离珍珠培育的国家。日本的珍珠产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长期以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一样重视珍珠的质量研究。为了保持日本珍珠的质量及日本在亚洲珍珠市场的地位,日本政府和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在整合各学科领域优秀人员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珍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每年专门从事珍珠研究的机构所出版的有关珍珠的著作不胜枚举。大量文章的发表进一步促进了珍珠学术研究的交流。
现代中国人工育珠技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中国原有的附壳珍珠培育技术,上海、苏州及浙江等地的一些研究所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最终恢复了佛像珍珠培育技术,并利用佛像珍珠培育原理,成功培育出带有龙、塔、鱼、花瓶及人脸的附壳珍珠,但在正圆游离珍珠的研究中,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珍珠生产主要以附壳珍珠为主,在国际珍珠市场上,中国珍珠的售价和销量始终无法与日本珍珠相媲美。为振兴中国现代珍珠产业,熊大仁和沈志荣等国内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研究,最终为中国现代珍珠培育技术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京都帝国大学是日本珍珠研究的重要机构,熊大仁曾于1935年至1937年留学于此,对于日本现代化的珍珠培育技术有所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熊大仁潜心研究现代人工育珠技术,并首次尝试将中国传统养殖方法与日本现代珍珠培育技术相结合,以北海珍珠养殖场为基地,经过几年的实验,最终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批海水人工珍珠,海水人工珍珠的成功培育对于中国珍珠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能独立进行正圆游离珍珠生产的国家。1966年,熊大仁为系统地推广现代珍珠培育技术,翻译了日本小林新二郎的著作《珍珠的研究》,为国人了解日本现代人工珍珠养殖技术打开了一扇窗口。正圆游离珍珠的培育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最初生产的珍珠质量并不高,商品价值较低,为解决这一难题,熊大仁尝试将遗传学原理运用到珍珠培育领域,结合不同蚌类的优势,采用不同种类河蚌小片移植的方法,来提高珍珠的质量,最终这一方法获得成功。此种方法所生产的珍珠不仅光泽明亮,而且色彩增加。“异种移植法”标志着我国现代珍珠培育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1967年,在古代附壳珍珠常规化培育的发源地德清,沈志荣开始了对珍珠养殖技术的研究。沈志荣在熊大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送片工具及植片部位进行改进,使珍珠蚌小片插种过程更易操作,珍珠生产的质量更易掌控。当时常规淡水珍珠的培育采用的是自然产蚌类,但由于过度捕捞,蚌类资源逐渐稀缺。珍珠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破坏。为解决蚌源受限的问题,1970年,沈志荣开始对三角帆蚌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经过5年的实验和探索,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最终取得成功,有效地解决了育珠源不足,珍珠生产受限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扩大了珍珠养殖范围。提高珍珠质量技术和三角帆蚌人工繁育技术是我国现代珍珠培育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1975年,江苏吴县黄埭首次发生“蚌瘟病”,之后该病陆续在全国主要珍珠养殖区域大面积爆发,沈志荣于1986年担任了农业部下达的“防治三角帆蚌蚌瘟病课题”课题组组长,在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该病原体的分离提纯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沈志荣首次提出了蚌瘟病的致病原为病毒的观点,并初步确定了病毒的基本特性。
其后他进一步对三角帆蚌蚌瘟病病毒的精细结构与基因组及多肽进行研究,提出了蚌瘟病的有效防控措施,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至此,中国现代珍珠培育技术基本成形。
如今,中国珍珠在世界珍珠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产量占世界珍珠产量的90%以上,而且拥有优质的质量,完全可以媲美日本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