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但稻田系统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排放源,实现水稻种植减排对实现农业领域绿色低碳意义重大。
为了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能源消耗,以及减少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用量,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研发了低碳稻作技术,并在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共计1900多亩)落地。
该方案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提出的水稻生长模型,并基于阿里云的云计算、IoT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重点建设一个低碳稻田数字孪生平台,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三大智能控制系统和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由“云+数字化”系统来指导水稻种植工作,实现大幅度减碳。
据介绍,采用新技术方案后,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可减少灌溉用水30-50%,稻田退水氮磷含量消减30%,甲烷排放较传统模式减少30%以上,可实现亩均碳排放当量减少超20%。
西塘镇竹小汇低碳智慧田(主办方供图)
据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测算,引入低碳稻作技术,1亩稻田甲烷排放降低6公斤左右,按照甲烷和二氧化碳当量1:25的比例,能够少排大概150公斤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若在长三角1.2亿亩水稻田推广开来,可减少约1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碳减排效果突出。
发布会上,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宣布共同推动低碳稻作技术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协助长三角一体化与低碳发展。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丹英研究员表示,发展绿色农业、低碳农业是大势所趋,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与专业农业知识的融合创新,将有助于中国农业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阿里云IoT业务总经理何云飞表示,阿里云一直践行绿色的发展理念,作为领先的科技公司,阿里云希望协助各行各业采用先进技术及简单易用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