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逐梦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这座靠山。”近日记者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采访时,听到老百姓的感叹。近年来,金坛区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中开展生动法治实践,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十年公证,只为水清湖晏
“2013年6月10日,放流夏花800万尾;2017年5月15日,放流河蟹大眼幼体705公斤;2022年1月12日,放流螺蛳163吨,冬片43.3万尾……”在金坛公证处公证员姚鹏飞的办公室,多达700多页的卷宗清晰记录了2013年以来金坛公证处为长荡湖增殖放流所做的25次公证服务。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保持水域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副主任徐俊华告诉记者,增殖放流并非一放了之,如果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对放哪些鱼、放多少鱼、怎么放鱼底数不清,以致投放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等,反倒给长荡湖生态造成破坏。
“长荡湖增殖放流一般都会安排在每年夏冬两季,最近一次为增殖放流现场公证是7月13日。”姚鹏飞说,每次增殖放流,公证人员采用拍照、录像等手段,对抽样、检测、称重、打样划码、运输、放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证据保全,确保增殖放流的规范性、真实性、合法性。
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俞璐介绍,自2013年起,金坛公证处已连续10年为长荡湖增殖放流提供公证服务,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鲢鳙鱼苗、青虾苗、大眼幼体蟹苗近10亿尾,鱼类每年可带走水体中的氮60吨、磷25吨,“禁渔放鱼、以渔净水等举措促进湖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金坛公证行业与长荡湖管理、执法部门建立了联系协调机制,拓展生态破坏证据保全、环境改善现场监督、环保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公证业务,充分发挥公证在环境损害补偿、赔偿和环境损害诉讼方面的证据支持作用。金坛公证处主任纪冬梅介绍,2015年以来已办理相关公证事项30余件。
依法治湖,再现碧波荡漾
对于长荡湖的变化,72岁的“守湖人”冯金林很有发言权。“小时候,长荡湖水可以直接喝,家里吃的水也是从湖里挑来的。后来开始围网养殖,从几百亩发展到高峰期将近7万亩,超过湖面一半,加上长期饵料投放以及湖边企业、作坊违规排污,导致长荡湖水质逐渐恶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坛将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依法开展了多轮围网整治,对长荡湖金坛区域养殖网围彻底拆除,同时实施退圩还湖、生态清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等工程,使长荡湖从生产型湖泊回归生态型湖泊。
“在渔民离水上岸、转产转业过程中矛盾不少,出路问题、补偿矛盾、对政策不理解等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儒林司法所专职调解员马同生说,这期间全镇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解,大治理”行动,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现在包塘养蟹效益可观,有了养老金,一家三代各有一套130平方米的经适房。”冯金林说,渔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金坛区司法局精准出击,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渔政监督等部门联合行动,开展“关爱长荡湖”专题普法行动,让渔民们深刻认识到:退渔还湖是大势所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充分发挥法治在生态保护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才是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的长远之策。”金坛区司法局局长杨震龙认为,养殖户们依法得到了合理的经济补偿,高高兴兴地实现了转产转业,是长荡湖成功退渔还湖的关键。
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要不是戴律师帮忙,我几万块螃蟹款估计悬了……”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蟹农老郑连声感谢。
当下,正值螃蟹养殖关键期,可老郑却为去年12月的一笔应收款烦心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收购方是老客户,老郑当时仅凭一张供货单便爽快地发了货。可没曾想供货单存在漏洞,蟹款被对方一拖再拖。
在驻村律师戴拥军的帮助下,老郑了解到如何依法催要欠款的方法,以及用微信、短信进行证据固定的“窍门”,拖了8个月的蟹款顺利要回。
“用法治力量呵护舌尖美味,换来的是真金白银。”柚山村党委书记蒋赤卫说,从蟹塘承包、蟹苗购买、零售批发,到品牌保护、特色餐饮、电商经营,哪一项都离不开法,驻村律师、法律明白人都是蟹农们离不开的人。说着,蒋赤卫打开法润民生微信群,“这里很多都是养蟹大户,大家在经营中遇到拿不准的事,都要事先进行法律咨询再做决定。”
在长荡湖边上的柚山村宕口遗址公园,从高处俯瞰,山、湖、田、村尽收眼底,远处长荡湖烟波浩渺,近处宕口湖碧蓝,形似一颗爱心。作为旧日水泥厂石灰石采矿地,如今通过生态修复已成“网红打卡地”,保留下来的水泥厂圆柱形筒库改造成了旋转咖啡屋。
洮湖鲜乡,诗意柚山。把遗弃矿山打造成遗址公园,是柚山村村民通过“援法议事厅”共同商议的结果。“在村‘四园六廊’打造、成立‘水产品电商协会’、农村公厕改造、法治公园升级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我们通过引入‘援法议事’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让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得到圆满解决。”儒林司法所负责人汤建新说。
“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杨震龙表示,面对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入法治活水,擦亮美丽乡村的法治底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让基层工作更接地气,也让干部更有底气,群众更有福气。
作者:张杨 施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